研究进展
BPS团组成员在毫秒脉冲双星领域取得新进展
毫秒脉冲双星(Millisecond pulsars)通常由一颗脉冲星加上一颗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。在该系统中,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小于30毫秒(每秒旋转几十次、甚至上百次),表面磁场在108到109高斯之间,被认为起源于低质量X射线双星。毫秒脉冲双星是研究双星演化过程中一些极端物理过程的重要天体,可以用来研究中子星的物态方程,限制中子星的吸积物理,还可以用来探索双星演化过程中公共包层抛射、角动量损失机制等。
近年来,观测上发现了越来越多轨道周期在50天到500天的毫秒脉冲双星。但是,这些长轨道周期毫秒脉冲双星的起源仍不清楚。为此,王博等人提出了氧氖白矮星+红巨星模型来解释这类天体的形成。在该模型中,由于双星轨道距离长,伴星在演化到红巨星时才充满洛希瓣,进而向氧氖白矮星转移物质(见图1)。被吸积的物质在氧氖白矮星表面稳定燃烧,当其质量增加到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时,镁和氖的电子俘获导致白矮星内部电子简并压减小,使整个星体塌缩成中子星。随后,红巨星由于自身膨胀继续向中子星转移物质,被吸积的物质通过释放引力能产生X射线辐射。在获得物质及角动量后,中子星自转逐渐加快,达到毫秒量级,而此时红巨伴星由于损失物质形成了一颗氦白矮星,最终产生毫秒脉冲双星。该模型可以解释长轨道周期毫秒脉冲双星的形成(见图2)。
由氧氖白矮星塌缩成中子星的过程被称为吸积致塌缩(Accretion-induced collapse)。吸积致塌缩过程是由恒星演化理论在40年前预言的氧氖白矮星的演化结局,将产生中子星系统。吸积致塌缩型超新星可以解释球状星团中毫秒脉冲双星的形成问题。尽管在观测上有大量间接证据支持这类超新星的存在,但由于其非常暗、亮度变化快,到目前为止仍没被观测证认。王博等人的工作进一步间接支持了这类天体的存在。
该成果受到了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-重点实验室合作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。
项目组近年来在吸积致塌缩型超新星领域的相关论文:
(1) Wang B., Liu D., The formation of neutron star systems through accretion-induced collapse in white-dwarf binaries, 2020, Res. Astron. Astrophys., 20, 135 (特邀综述)
(2) Wang B., The single-degenerate model for the progenitors of accretion-induced collapse events,2018, MNRAS, 481, pp439–446
(3) Liu D., Wang B., The formation of single neutron-stars from double white-dwarf mergers via accretion-induced collapse, 2020, MNRAS, 494, pp3422-3431
(4) Liu D., Wang B., Chen W., Zuo Z., Han Z., Evolving ONe WD+He star systems to intermediate-mass binary pulsars, 2018, MNRAS, 477, pp384–391
(5) Wu C., Wang B., Accreting CO material onto ONe white dwarfs towards accretion-induced collapse, 2018, Res. Astron. Astrophys., 18, 036
(6) Guo Y., Liu D., Wu C., Wang B., He-shell flashes on the surface of oxygen-neon white dwarfs, 2021, Res. Astron. Astrophys., 21, 034
图1. 氧氖白矮星从红巨星吸积物质示意图(图片来源:https://www.nasa.gov/)。
图2. 长轨道周期毫秒脉冲双星系统伴星质量与轨道周期平面图,其中误差棒为观测值。